此章节有中立性争议,原因详见讨论页。
香港部分民众于2014年9月1-2日集会抗议
戴耀廷表示,2014年8月31日是香港民主运动及一国两制“最黑暗的一天”,他指“和平占中”一直希望有符合“国际标准”的普选方案,愿意走尽一切的对话之路,之后才公民抗命,但“此时此刻对话之路已经走尽”。他呼吁群众不要沉默应对,要争取改变不公义的制度:“我们看到社会的不公义,我们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亦表示,“和平占中”将在未来两周联同不同学界、政党及民间团体,推动“一波又一波”的抗争行动,包括游行及罢课,到适当时候便会发起全面占领中环。但为免违法,他没表明发动“占中”的具体日期。虽然大局已定,但方案仍然需要在香港取得三分之二立法会议员(全体议员70名)的赞成票,当中27名民主派议员已有25人签署宣言,承诺在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并批评中央“背弃承诺,剥夺港人选择权利,扼杀所有讨论空间”,而他们亦会全力支持“占中”[68]。
“和平占中”表示,直至全面“占中”前,香港每个周末、周日均会发起抗议。学界团体亦表明会配合连串不合作运动,除了学联已发起11所大专院校罢课外,2012年“反国教运动”崛起的学民思潮亦已开始筹备中学罢课,并宣称香港进入“抗争年代”。[来源请求]
序幕
编辑
拉黑布游行
编辑
2014年9月14日左起为陈健民、戴耀廷和朱耀明在铜锣湾准备游行
2014年9月14日,“占领中环”行动发起黑布游行,表达对人大8月31日决定[69]的不满及九二二学生罢课的支持。行动发起人称有4,000人参加。游行队伍最初由多名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共同拉起印有标语的黑布(全长450米),从铜锣湾出发,之后陆续有市民加入。到达目的地中环遮打道后,活动发起人进行了数十分钟的集会演讲,游行人士和平散去[70][71]。
学界发动罢课
编辑
主条目:2014年香港学界大罢课
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发起一连五天的“罢课不罢学”抗争,誓争真普选,在2014年9月22日下午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百万大道举行启动仪式。大会表示集会由来自全港25间大专院校13,000名师生及市民参加,创下香港有纪录以来最大规模的罢课抗争[72][73]。罢课期间,110位现职大学教授或学者组成义教团,轮流举办义教讲座[74]。
学联在罢课首天要求特首梁振英在48小时内现身回应公民提名、废除立法会功能组别、全国人大常委会道歉并收回决定,否则问责官员下台等四大诉求[75]。
罢课第二日,梁振英在出席星期二的行政会议前回应罢课,表示认同学生的普选诉求,希望以一人一票尽快普选行政长官,并指人大决定较现时选委会选举的民主成份更多[76]。罢课集会移师添马公园、香港立法会示威区及政府总部东翼,学联表示有4,000名罢课学生及市民参与义教讲座[77][78]。
罢课第三日,学联因不满特首扭曲学生的四大诉求,于中环闹市发动小型游行,宣扬罢课理念,多个民间团体声援及市民沿途加入,约有700人参与游行,较预计的100人为多[75]。同日,社工复兴运动亦号召180位社工或社工系学生请假罢工一天,声援罢课学生[79]。
占领过程
编辑
9月26日至27日:重夺“公民广场”,公民抗命展开
编辑
2014年9月27日,市民云集政府总部声援被困“公民广场”学生
主条目:重夺“公民广场”行动
2014年9月26日晚上10时许,由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和学民思潮两个香港学生组织主导的2014年香港学界大罢课集会结束后,学民思潮及学联突然发动重夺“公民广场”行动,为接下来一连串“公民抗命”行动揭开序幕。包括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以及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副秘书长岑敖晖在内的近百名学生,推开立法会停车场出入口栏杆,再攀过于8月加建的3米高围栏,冲入政府总部东翼回旋处(即“公民广场”);同时,另外约100名学生冲击立法会综合大楼旁的通道,尝试包抄“公民广场”。警方大量增援,黄之锋被即时拘捕及锁上手扣带走,拘留46小时;警方又向其他在“公民广场”或立法会大楼旁通道的示威者喷射胡椒喷雾,试图控制场面。随后“公民广场”内的学生被警方彻底包围后,静坐于回旋处中央的旗杆底。[80]
9月27日上午,“公民广场”内及旁边的立法会停车场出入口仍有学生留守。早上7时许,大量配备长盾的防暴警察突然在立法会停车场出入口涌现、排阵,并把聚集在该出入口的学生强行推出添美道。“和平占中”3位发起人在上午10时前赶到添美道,声援留守的学生,被现场部份学生要求提早占中,当时戴耀廷表示暂时没此计划,因为抵达现场首要目的是声援学生,加上其他支持占中的人士希望按原定部署进行占中。下午1时半,警方于“公民广场”内展开拘捕行动,模式类似7月2日的“预演占中”,4个警察抬走1个示威者,或由2个警察带走1个示威者。74人被拘捕,全部被绑上索带、押上警车,送往黄竹坑警校。[81]
当晚8时至11时,学联、学民思潮于添美道再次发起集会,要求警方尽快释放被捕学生。大会宣布有5万人参与集会;后因外围反包围警方的人数过多,大会把集会人数上调至8万人。大部份被捕示威者在入夜后陆续释放,但警方拒绝黄之锋、周永康、岑敖晖的保释要求,更搜查他们的住所,引起集会人士强烈不满。3人在翌日晚上才获得释放,当中黄之锋被拘留46小时,要律师替他申请“人身保护令”才能逼使警方即时释放;而3人被释放时,“和平占中”已启动20小时左右,警方亦已施放催泪弹及威胁开枪,以驱散占领人士。[82]
9月28日:正式启动,警方武力升级
编辑
“和平占中”正式启动
编辑
此章节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9月28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部分抗议人士的标语 守护香港 拒绝沉沦 改变始于抗争 希望在于人民 改变始于抗争 占领中环 决一死战 不惧强权 勇者必胜
公民抗命 自己国家自己救 Fuck the government (台湾太阳花运动标语纪念衫) 我反抗 故我在今天不站出来 明天站不出来 无私无畏 我卫我城 公民抗命 誓争民主
“和平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在2014年9月28日凌晨1时40分,在位于添美道的学联“命运自主”大台上宣布占领中环正式启动,并以占领政府总部为起点。戴耀廷表示,占中的诉求包括要求撤回人大落闸的决定,以及要求特首梁振英重新交出反映市民真实意愿的政改报告,否则占中行动将会升级。[83]原本在场参与集会的市民,对戴耀廷突然宣布启动占中运动,看法两极化。赞成者指既然已有这么多人齐集,发动占中是好时机;但亦有人认为此举骑劫了本来是学生罢课的集会。[84]随后,戴耀廷与学联常务秘书锺耀华见记者,戴耀廷表示,因为到了凌晨1时许、接近凌晨2时,“添美道比旺角更‘旺’(人流密集)”,加上有很多占中支持者出席声援9月27日晚上学联、学民思潮的添美道集会,并于集会结束后继续留守,所以最后改变27日上午的决定,提早占中。[来源请求]
凌晨3时,社民连主席“长毛”梁国雄分别在添美道天桥底、回旋处、立法会有盖示威区向群众下跪,请求众人不要离开,指学生自己要互相保护,又称占中只是名词,“我不理谁是运动的领导,赢就一齐赢,输就一齐输”。[85]
接近中午12时,学联的音响物资送抵龙汇道,准备送入占领区时被警方抢去及充公,立法会议员张超雄、何俊仁、刘慧卿,前立法会议员杨森及真普联召集人郑宇硕协助运送不果,被警方指涉嫌阻差办公被捕[86],结果扣查音响器材及拘捕5人的警车遭示威者包围,直至学联同意放弃物资,示威者才愿意放行,并重返添美道。警方也于政总四周拉出封锁线,所有人员物资“准出不准进”。[来源请求]
下午1时半,警方公共关系科高级警司江敏强召开记者会,表示此次集会属非法,呼吁香港市民不要再进入政总四周,指已封锁添美道、龙和道、龙汇道、夏悫道、立法会道、演艺道范围。任何公众人士强行进入将被检控,场内人士将被拘捕,警方重申今次是“非法集会”。可是,“和平占中”手持警方于昨日发出的不反对通知书,批评警方公然欺骗市民,并称现时添美道集会为合法集会,警方无权剥削集会人士的自由,并须收回不实说法。另外,学联及学民思潮呼吁市民如未能进入公民广场可到金钟地铁站聚集。[来源请求]
下午2时,行为艺术家欧阳东突然站在海富中心通往政府总部的天桥上企跳,消防一度打开气垫戒备,扰攘近两小时欧阳东由救护员以担架送走。[87]
下午3时38分,梁振英联同多名局长及处长曾伟雄会见传媒,被问会否出动催泪弹,及是否梁本人指示出动防暴队,梁没有正面回应,只重申政府绝对信任警方的专业判断。他一方面声称“愿意与任何人谈”,一方面却指特首并没权力“脱离”人大常委的决定来执行政改。警务处处长曾伟雄称如有需要,“只会使用最低所需武力”。[88]
突破防线,市民占据主干道
编辑
同一时间,在政府总部东翼外、添美道的集会会场内,有最少2万名集会人士;而在场外的夏悫道行人路,以及海富中心、统一中心、港铁金钟站一带亦分别有过万人声援。下午2时40分后,在海富中心及力宝中心聚集的示威者多次要求警方开路,让他们经海富中心天桥前往政总,但遭警方拒绝,示威者其后从不同位置冲出马路,首先占据夏悫道西行入红绵路、不属于香港4号干线的2条行车线,防暴警察出示“停止冲击,否则使用武力”红旗警告。由于聚集民众太多,防暴警察被海富中心外的占中示威者反包围。示威者向警方怒吼:“我跟你都是人!都会思考!政府只当你是工具,不要埋没良心,你可以放下装备,香港的未来你我都有份!”同时亦高叫“学生无罪,声援学生”、“释放黄之锋”、“梁振英下台”等口号。[89]此时不少示威者响应网上号召,举著标语要求夏悫道的汽车司机慢驶。[90]4时左右,夏悫道近政府总部行人路上的过万名示威者从香港演艺学院外涌出,冲出夏悫道东行方向的5条行车线;[91]最后在下午4时07分,少部份群众从夏悫道东行线占领带爬入西行线,组成人链封锁马路,更多市民冲出夏悫道西行、属于4号干线的4条行车线,彻底占领夏悫道并反包围海富中心外的防暴警察,警方被逼撤退。[92]
警察则施放胡椒喷雾驱赶示威者,他们不断使用雨伞抵挡胡椒喷雾
随著夏悫道全线被占领,其他警察防线在一个多小时内即被数以万计的示威者突破,包括中环干诺道中毕打街以东全线;湾仔轩尼诗道西段,和告士打道近演艺学院一带;以及金钟道东行往湾仔方向的3条行车线、红棉路介乎夏悫道至金钟道一小段。[93][94]
市民维持秩序,让车辆经过,并坚守和平非暴力原则。他们也强烈要求警方开路给他们到“公民广场”外,有的士司机接受电视媒体访问时表示,是警察影响交通,不是示威者。与此同时,逾百防暴警察筑起人链,并以铁马守着夏悫道与添美道路口交界防线,示威者不断叫喊“释放黄之锋,自己香港自己救”、“开路”,部份示威者推撞铁马,警察则施放胡椒喷雾驱赶示威者,他们不断使用雨伞抵挡胡椒喷雾,令外国传媒在往后数日把这次示威称为“雨伞革命”或“雨伞运动”。[来源请求]
驱散行动展开,警方发射催泪弹
编辑
主条目:9·28催泪弹驱散行动
下午5时58分,防暴警察于夏悫道近添美道交界,向示威群众发射首枚催泪弹
香港警方向示威者发射催泪弹
下午5时58分,防暴警察在金钟道突然展示黑底白字的“警告催泪烟”警告旗,并于不足10秒后发射最少4枚催泪弹对付示威者。今次是继2005年韩农反世贸骚乱后,接近9年以来警方首次以催泪弹对付示威者。爆炸声及群众惨叫声此起彼落,整条夏悫道随即烟雾弥漫,示威者掩鼻向西面中环方向后退,后更有志愿者的急救站被警方施放的催泪弹击中,占中伤者或志愿者立时迁至海富中心内急救。有市民身处几百米以外、戴着眼罩都感到刺痛,眼睛不断流眼水。抵不住催泪气体的示威者退守至添马公园休息,200多人疑因吸入催泪气体感不适,躺在草地休息。其中数百示威者走到太古广场对出的金钟道,占据东行3条行车线。但亦有大批群众待烟雾散去后,再次返回原位。施放催泪弹后,激发更多市民奔赴现场声援。[95]在28日的集会中,警方共施放87枚催泪弹,数目远超韩农示威时所发射的数量(34枚催泪弹及6枚布袋弹)。[96]
防暴警察于下午6时50分更携带AR-15自动步枪,高举橙底黑字的“速离否则开枪”警告旗[97]。有在香港演艺学院协助伤者的社工透露,警察晚上表示,所有留下的人都会被当作“暴徒”,警察已配备实弹长枪,会打手及脚[来源请求]。有示威者批评政府明知港人要甚么,但一直逃避回应,又以暴力对待示威学生,令人发指[98]。大律师公会、记协、前线医生联盟及教协等多个团体谴责警方暴力镇压和平示威,使用过度武力。[99][100][101]
示威群众四散至中环一带,金钟站封闭
编辑
晚上7时后,示威群众愈来愈多,超过10万人四散至中环汇丰银行总行对出德辅道中、文华东方酒店对出干诺道中、香港大会堂对出等,占据有关干道,与警察展开“攻防战”。到晚上7时20分,港铁为配合警方镇压示威者和防止他们人数增加,宣布荃湾线及港岛线所有列车均不停金钟站,警察随即乘港铁增援,手持长盾牌等防暴装备布阵。[102]
而新巴及城巴共有37条巴士路线停驶,80条巴士路线临时停经金钟及中环港岛区。电车部份路段亦暂停服务。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亦宣布,香港大会堂所有节目已取消,大会堂亦已暂时关闭。[103]
其后警方晚上于多处施放催泪弹,中环、金钟、湾仔整晚都是爆炸声和惨叫声,不少示威者痛哭,破口大骂“警察无耻”,有示威者举高手要求警察放下武器,或要求警察罢工。但由于大批持枪防暴警察上前指吓示威者,要求他们立即离开,其后示威者退至遮打花园。[104]
学联呼吁全面撤离,发起无限期罢课
编辑
9月28日晚上10时20分,学联因有消息指警方准备以橡胶子弹来驱散示威者,故呼吁参与示威者全面撤离,指市民“必须保留实力,择日再会”;又要求警方不要阻碍示威者撤离,让他们安全离开。事实上,只有传媒拍到有长枪[105],并没有传媒拍摄到橡胶子弹。此后“和平占中”亦作出同样呼吁;但有大量示威者拒绝撤离,并有近千名市民分别到铜锣湾崇光百货外和旺角弥敦道及亚皆老街交界、汇丰银行旺角分行外的马路静坐抗议。其中旺角的人数估计达4,000人,参与者在弥敦道及亚皆老街交界静坐,他们高叫口号,张开雨伞、戴上口罩,又用保鲜纸包著脸部,以防警方稍后清场时施放胡椒喷雾,又有人爬到港铁站出口上面围观。大会更称有20至30名货车司机用车堵塞上海街阻止警车驶入。由于太多人聚集,亚皆老街往大角咀近弥敦道全线封闭。其间更有人呼吁到区内不同地方聚集,现场所见,有20至30名警员戒备。[106]学联称示威者留守与否,是他们的个人决定;若有市民在评量风险后仍愿意留守,学联会一起留守至最后一刻。学联在呼吁撤离的同时重申,若特首梁振英在12时前仍未回应罢课时提出的四大诉求,就会发起无限期罢课。[107]
9月29日午夜12时过后,警方再度在夏悫道与干诺道中发射多枚催泪弹,大批示威者争相走避,将防线推至金钟与湾仔方向。期间有示威者需要送院,但警方被指刻意妨碍救援。[108]
示威者与警方对峙持续
是次参与行动的警队部门包括机场特警队、反恐特勤队、全数警察机动部队和首次出动装甲车“锐武”,动员人数超过7,000人,配备催泪枪、橡胶子弹、AR15长枪等防暴装备[109];惟实际上上述仅动用主要职责为内部保安(人群管理及防暴等)任务的警察机动部队,亦无出动装甲车。行动中9个地点共发放87枚催泪弹[110]。
医管局亦启动重大事故控制中心,担当协调救援工作及将伤者分流到不同医院。医管局指当日下午4时起至晚上9时45分,共20男6女需送院治疗,分别送往玛丽医院、律敦治医院、东区医院、伊利沙伯医院及玛嘉烈医院。[111]
后续发展:演变成“雨伞革命”
编辑
主条目:雨伞革命
警方在9月28日黄昏开始的催泪弹驱散行动令民愤大规模爆发,导致占领行动扩散至旺角及铜锣湾,更于10月1日至3日期间,一度蔓延至尖沙咀;同时9月29日至10月1日更连续3晚有20万人上街占领。由于占领旺角、铜锣湾及尖沙咀行动均由市民自发,市民开始不承认“和平占中”、学联或学民思潮作为大会,而行动亦由“和平占中”倡议的等待拘捕、上庭承担罪责,及“一波又一波”的公民抗命变成长期占领模式;加上《时代杂志》等外国媒体陆续称呼此占领运动为“Umbrella Revolution”(雨伞革命)或“Umbrella Movement”(雨伞运动),而两个称呼均获得集会人士接受,令行动逐渐演变成为“雨伞革命”。占领行动持续79天,最终在12月15日以铜锣湾占领区及添马舰立法会示威区被清场而作结。[来源请求]
戴耀廷于10月30日回应传媒有关“占中”自首的问题时表示,按原有公民抗命计划,占领道路后会被警方拘捕,但警方至今一直未采取拘捕行动,故会在适当时候自首。访问期间,戴两度表示“现时是雨伞运动,不是和平占中”,又称“占领但不自首,等警方拘捕”亦是公民抗命方式,泛民议员和占领者是否自首则各人自行决定。戴耀廷事后补充,希望厘清概念,因为“雨伞运动”并非由“和平占中”发起。[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