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累计收益率怎么算?包含分红收益吗?
基金收益的三大组成部分
很多人买基金只看账户里的数字变化,其实基金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三块:净值增长、分红收益和再投资收益。净值增长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上涨部分,分红收益是基金公司定期分给投资者的现金,而再投资收益则是把分红自动转为基金份额继续投资产生的收益。
举个例子,你花1万元买了净值为1元的基金,持有期间净值涨到1.2元,同时收到200元分红。如果选择现金分红,你的总收益就是净值增长2000元加分红的200元;如果选择红利再投资,这200元会按当时净值买入更多份额,继续享受后续增长。
累计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基金累计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其实很简单:
累计收益率 = (当前总资产 - 初始投资金额) / 初始投资金额 × 100%
这里的"当前总资产"包括基金市值和已经收到的现金分红。假设你最初投资1万元,现在基金市值1.1万元,期间收到500元分红,那么累计收益率就是:
(11000 + 500 - 10000)/10000 × 100% = 15%
很多基金平台会自动帮你计算这个数据,在持仓页面的"累计收益"栏就能看到。但自己会算总不是坏事,至少能验证平台数据对不对。
分红到底算不算收益?
这是个经典问题,答案是:当然算!分红就是真金白银到你口袋的钱,怎么能不算收益?但要注意的是,分红后基金净值会相应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除权"。
比如某基金净值2元,每份分红0.2元,分红后净值就变成1.8元。你的总资产其实没变——原来持有1000份价值2000元,分红得到200元现金后,基金价值变成1800元,加起来还是2000元。但之后这1800元继续增长,加上已经到手的200元,才是完整的收益。
不同分红方式的影响
基金分红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选择不同方式,累计收益率的计算也会略有差异。
现金分红的情况下,分红金额直接计入累计收益;而选择红利再投资,分红会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这部分份额的后续增长也会计入总收益。长期来看,红利再投资往往能带来更高的累计收益,因为它实现了复利效应。
举个例子:假设某基金每年净值增长10%,每年分红率5%。初始投资1万元,10年后:
现金分红方式:累计收益约159%红利再投资方式:累计收益约193%
几个容易踩的坑
第一,别把"年化收益率"和"累计收益率"搞混。年化是折算成年均增长,累计是总增长。一只成立10年累计收益100%的基金,年化其实只有7.2%左右。
第二,平台展示的收益率可能已经包含分红,也可能没有。最好点开详情看看计算方法,或者自己手动算一遍。我见过有人以为某基金五年涨了80%,结果发现其中30%是分红,实际净值只涨了50%。
第三,新基金经常宣传"成立以来收益率",但这个数据对成立时间短的基金参考价值不大。碰到牛市成立的新基金,收益率可能虚高;熊市成立的,收益率可能很难看。
实操建议
对于普通投资者,我有三个建议:
直接看基金平台提供的累计收益数据就行,没必要自己天天算长期投资最好选择红利再投资,省心还能享受复利比较基金业绩时,一定要看包含分红的"复权净值"增长率
记住,累计收益率只是评价基金的指标之一,还要结合波动率、最大回撤等指标综合判断。某只基金五年累计收益100%看起来很诱人,但如果中间有过腰斩的经历,你可能根本拿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