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行政区划制首创“道”、“府”,节度使又是如何产生的?

唐朝行政区划制首创“道”、“府”,节度使又是如何产生的?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时,由于天下已定,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除了把州县进行大合并外,又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剑南道。

道的出现是我国疆域史上一个新的创举,最初这只是一种地理区域名称,与地方行政并没有什么关系。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开始设置十道巡察使,以后又改名为按察使,皆由中央临时派遣,不常置,也无定员,也不一定按道行使自己的职权,这时道成了一种监察区。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感到十道的划分不够合适,如江南地广人多,经济又发达,乃再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又把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此外,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这样,十道就变为十五道了,每道设置了采访处置使,并定为常制,也有了固定治所,从此,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

唐代除了在全国设置道外,还确立了府制。府与道同为我国疆域史上一种新的制度,依其形势和地位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从开元元年(713年)起,凡是京、都所在地,为了提高其地位,称府,与州同一级。比如把京师所在地称为京兆府,东都洛阳称为河南府,后来又把并州提升为北都,改称太原府。到唐末发展到了十个府:京兆、河南、凤翔、太原、成都、江陵、河中、兴唐、兴德、兴元。

第二种,国内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都督制本来始于曹魏,最初只管军不管民,晋初开始兼任州刺史。北周时改称总管,唐初又改称都督,兼管军民,统辖数州,他们所在之州,称都督府。

武则天时期曾置二十四都督府,分统全国所有郡县,不久又因都督的权力太重而废之。唐玄宗初期又复设都督府为上中下三等,共有四十个都督府,后来节度使又兴起,都督的权力遂由节度使取而代之,名称也逐渐废弃。

第三种,唐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于沿边要地设置都护府。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平定西域高昌后,开始设置安西都护府,到唐中宗时,共置六都护府,西有安西、北庭,东有安东,北有安北、单于,南有安南。其中有的名称也曾有改变。

唐朝中叶以后,开始出现了节度使的建置。永徽年间,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凡是边境诸州,皆授予都督带使持节,以增加其权力。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正式任命凉州都督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遂成定制。此后,凡是都督带使持节的都称为节度使。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八个节度使,到天宝年间发展为十个。每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统辖此数州,州刺史亦受其管辖,而节度使又集其所管辖领地内的军权、政权、财权于一身,可谓是位高权重。安禄山一人就身兼了三个节度使,可想而知他的权势有多高。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奖励平叛的将领,以及怀柔投降的反叛将领,皆授予其节度使。于是,过去在边境实行的制度转而遍及于内地。他们往往又割据独立,形成唐朝中晚期的“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爆发后,十五道采访处置使已经是有名无实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只好改置为观察处置使,并由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兼任。从此,节度使成了合法的军事、民政长官,州不能和中央发生联系,节镇亦称道,从而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常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AMD显卡驱动怎么设置|AMD显卡驱动设置高性能图文教程
魔兽国服7.0何时开?
365账号禁止投注

魔兽国服7.0何时开?

📅 07-21 👁️ 8900
白水县属于哪个市(西安白水县属于哪个市)
365账号禁止投注

白水县属于哪个市(西安白水县属于哪个市)

📅 07-05 👁️ 8642
微信小程序内容发布指南:步骤与技巧详解
365bet官网

微信小程序内容发布指南:步骤与技巧详解

📅 08-26 👁️ 1172
十二生肖韩信是属于什么 根据年份分析属牛命运
365bet娱乐场手机版

十二生肖韩信是属于什么 根据年份分析属牛命运

📅 06-27 👁️ 440
为什么要先刷脂再增肌(增肌和减脂可以同时进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