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览
展览
教育
探索
学术
文创
关于
开放时间
在线订票
交通路线
参观须知
全景故宫
近期展览
专馆
原状陈列
赴外展览
教育新闻
故宫讲坛
书画考级
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
故宫志愿者
建筑
藏品
古籍
宫廷历史
文物医院
文化专题
名画记
数字多宝阁
数字文物库
藏品总目
学术资讯
专家名录
故宫研究院
故宫学院
其他学术机构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出版
文创产品
故宫壁纸
故宫APP
故宫游戏
总说
领导
资讯
院史编年
景仁榜
机构设置
留言板
登录
注册
中
青少
繁体中文
English
Español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日本語
Français
青少
繁体中文
English
Español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日本語
Français
导览
开放时间
在线订票
交通路线
参观须知
全景故宫
展览
近期展览
专馆
原状陈列
赴外展览
教育
教育新闻
故宫讲坛
书画考级
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
故宫志愿者
探索
建筑
藏品
古籍
宫廷历史
文物医院
文化专题
名画记
数字多宝阁
数字文物库
藏品总目
学术
学术资讯
专家名录
故宫研究院
故宫学院
其他学术机构
故宫博物院院刊
文创
故宫出版
文创产品
故宫壁纸
故宫APP
故宫游戏
关于
总说
领导
资讯
院史编年
景仁榜
机构设置
首页
探索
宫廷历史
宫廷典制
清朝的闭关政策
【清朝的闭关政策】
【清朝的闭关政策】
直至鸦片战争前,闭关政策一直是清代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明代闭关政策的延续和发展。“闭关”一词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这里是指清政府限制和禁止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有二:首先,在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需求量很小。这种自然经济状况使得清统治者固步自封,骄傲自大,这是造成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其次,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处于“衰弊凌夷之际”,清朝统治者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商人接触而寻衅滋事,以致推翻它的统治。 清朝的闭关政策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界,大体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与台湾郑氏的交通,打击郑氏的反清气焰;后期则针对外国商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期:顺治初年,清廷对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沿袭了明朝的规定:不许进入广州,只准在澳门进行交易。而在东南海上,郑成功的反清力量依然存在,所以,清廷就更加严令禁止出海。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政府下令禁止官民人等擅自出海贸易。次年下达“禁海令”,严禁商人、民众私自出海,违反者不论官民,一律正法,货物入官,还要重治相关官员的失察大罪。保首如不及时举报,立即处死。沿海等可以泊船的地方,都有兵士把守严防,如果有登岸者,守官就要被军法处治,连督抚都会被牵连治罪。可见当时“禁海”之严,力度之大。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又下“迁海令”,以保证“禁海令”的实施,强迫沿海居民内迁30至50里,设置界限,不得逾越。“禁海令”和“迁海令”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严重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三藩”之叛期间,郑氏在福建沿海地区登陆。康熙十七年(1678年),朝廷下令,将界外百姓迁往内地,重申海禁,断绝郑氏与内地的交通往来。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次年开海禁,允许民众出海贸易,但是不准携带硝磺军器等出洋,同时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个口岸为对外通商口岸。但在五十六年(1717年)复行南洋海禁,严禁与南洋往来贸易。雍正五年(1727年),在南洋海禁十年以后,清政府再开南洋海禁,但对出洋贸易之人限令三年内回国,否则不许回籍。 乾隆时期,清廷再度限制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外国商船只允许在广州停靠贸易,不得再进宁波,不准进入浙江海口,这是清廷对外贸易政策的重大转折,即针对外国贸易势力实行闭关政策,只开广州一口通商。 后期:清政府限制对外贸易的具体内容有: 1. 通商口岸只限定广州一处,外国商人只许在广州做生意,中国的出口商品也一律要运到广州出口。 2. 中外贸易实行公行制度。进出口贸易都由少数富商设立的“公行“负责,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 3. 设立了一系列限制外商活动的规章制度。嘉庆十四年(1809年)设《民夷交易章程》,道光十一年(1831年)先后制定了《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等等。大致有如下九点内容:①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②兵船不得进入虎门;③外商到达广州以后寓居行商商馆,并受行商管理;④不得私带妇女入商,枪支和其他武器一律不得携带;⑤行商不得向外商欠债;⑥外船引水、买办,应由澳门同知发给牌照,不得私自雇佣劳工;⑦外商具禀事件,一律有行商转禀;⑧禁止外商乘坐肩舆;⑨外商在内河使用船只,不得闲游,等等。 4. 拒绝外国提出的一切关于扩大中外贸易和往来的要求。 尽管如此,英国侵略者还是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闭关政策对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入侵有一定的抵抗作用,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倾销棉纺织品及其他货物(鸦片除外)受到了限制,但闭关政策的消极作用也很明显:它是清政府骄傲自满、夜郎自大的封建劣根性的表现,给沿海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的苦难,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与世隔绝,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以致逐渐在世界上落伍。我们应该从这两方面看待闭关政策,特别是对其消极作用要引以为戒。
问题反馈
分享到:
返回列表
图书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v故宫
微博
微信
小程序
学习强国号
视频号
抖音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地图
相关链接
影像授权
隐私政策
版权声明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网站维护: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
联系方式:gugong@dpm.or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65号
京ICP备05067311号-1
© 2001- 现在 故宫博物院
网站建设:北京分形科技
浏览建议
火狐 谷歌 360浏览器 最佳分辨率(1920 * 1080)